疫情期间电话诈骗是如何分步骤进行的?
1、第一个环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给被骗者制造一个让她心理上产生紧张感和急迫感的麻烦。此时,如果被骗者相信了这个麻烦真的存在,就已经上了骗子的船,心里会急切地想要寻找解决办法,电话那头的骗子看到你上钩了,就会开展下面的环节。
2、- 假借火车票、机票退改签诈骗:不法分子假借发送改签或退票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病毒链接,或引导其拨打虚假客服电话,并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行诈骗。
3、诈骗分子冒充“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健康码/检测报告/流调异常。如果你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也未接触过风险人群,对方则会以“系统故障,需重新核实身份信息”为由,发送“木马链接”,或提出将电话转接至同伙冒充的“公安局”,以清查资金洗清嫌疑为由诈骗钱财。
4、疫情期间,诈骗分子利用假冒防疫部门、交警部门等方式,通过电话或短信联系受害者,要求其隔离、不得外出,或转账以“解除危机”,其目的在于骗取财物。 实际上,官方通知隔离通常由社区工作人员直接告知,不会通过短信或陌生电话进行。识别此类诈骗的关键在于判断对方是否试图获取金钱。
5、利用疫情进行电话诈骗3 利用疫情进行诈骗怎么处罚呢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疫情期间我们要谨防哪些骗局?
特效药诈骗:骗子推荐“特效药”,增强抵抗力,预防新冠肺炎,实为保健品。 冒充家长群收取疫苗费:骗子冒充老师,在家长群收取疫苗费用。 理赔诈骗:骗子以网购物品不能配送为由,诱骗理赔,实施诈骗。 二手电脑交易诈骗:骗子以疫情为由,要求转账,实为骗局。
诈骗:骗子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人员给你打电话,谎称你买的产品质量有问题,需要退款。诱导你在虚假退款申领页面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银行卡内的钱转走,或者利用你对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工具的借款功能不熟悉,诱导你向其借款,再转给骗子。
提醒:刷单是违法行为,当别人需要获取我们的手机号或是微信时,我们得保持警惕,注意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 声称健康码异常。 骗子会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谎称我们的健康码、检测报告等出现了异常,要求我们前往公安机关核查。
还有一种情况是,骗子利用客户对付款方式的不熟悉,让其支付超出实际金额的款项。一家企业在收到一笔看似正常的口罩订单后,收到的款项远超合同金额。经过多方咨询,最终认定这笔款项可能是“XI钱”或邮箱被盗导致。为了避免风险,企业选择将多余款项原路退回。
诈骗类骗局 假借疫情之名的募捐诈骗 这个骗局出现的时间较为集中在疫情期间。一些骗子会冒充慈善机构、医疗机构等,发布各种“疫情捐款”,甚至还会发布关于新冠病毒的谣言,以此来吸引捐款人的注意力。
警惕涉疫情诈骗新套路
1、防疫办打电话是诈骗吗3 6类涉疫诈骗套路 1 “疫情排查”类诈骗 诈骗分子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谎称进行线上排查,要求受害人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等相应信息,从而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资金。
2、这些案件共同特点是嫌疑人利用被害人急于购买东西的心理,网称自己有途径可以获取物资,然后采取预收资金的方式骗取他人钱财。款项到账之后,他们会把受害者的联系方式删除,以为这样警察就找不到自己,实际上他们自己也被隔离了,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物资。三起涉疫诈骗案具体情况。
3、疫情流调人员会问一些个人信息,主要涉及健康状况、疫区旅游史、疫区居住史、病例密切接触史、交通工具和其他必要信息。反诈预警会了解您近期是否接到过陌生来电,是否有扫描、点击过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二维码、提醒您多了解诈骗套路提高警惕,保护财产安全。
4、疫情当下,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疫情,想出了很多新型的诈骗方式,任何人都不要点击短信中的链接,有任何问题应于社区或公安部门及时沟通。诈骗分子冒充流调员,以社区工作人员的名义添加微信好友后拉入各种群聊,群内发布刷单、赌博等违法违规信息,通过各种套路实施诈骗。
5、还有些年轻人是过于自信,面对网络诈骗或者电信诈骗,明明知道是不真实的,但是相信自己不会上当受骗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最终被犯罪分子欺骗。还有一些网络骗局,是利用年轻人的感情进行诈骗,对于这样的骗局,年轻人更容易上当,年纪大一些的人,因为阅历较深反而不容易上当受骗。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如何防范微信骗局?
为了避免遭受这种骗局,我们应该注意不要随意扫描来自陌生人或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如果你需要扫描二维码,请使用微信内置的扫一扫功能。此外,如果你发现微信异常退出并提示重新登录,请立即修改你的登录密码,以防被盗取。红包骗局 在微信中,红包是一种很常见的支付方式。
在使用微信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几种骗局: 假冒公众号骗局:骗子会冒充某个公众号,通过发送虚假信息、诱导用户点击链接等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财产。 假冒好友骗局:骗子会冒充用户的好友,通过发送虚假信息、诱导用户点击链接等方式,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或者财产。
重要的是,不要轻信此类信息,更不应该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账或汇款。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于任何未经验证的信息来源都要保持警惕。希望我的经历能提醒他人提高防范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愿大家都能在生活中保持快乐和幸福。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微信骗局,以便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 变相借钱骗局在微信上,有些骗子会试图从您身上非法获取钱财,常见方式是变相借钱。对方可能以各种借口(如需要紧急医疗费用或旅行费用)请求您的帮助,并提供一张银行卡号码。几天后,您会发现自己的钱已经被盗取。
⑦假公众账号诈骗:骗子创建假的公众账号,并以各种手段骗取粉丝关注和转发,从而达到营销目的。请注意,在使用微信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特别是涉及到钱财和个人信息的方面。同时,可以安装一些防范软件,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可以及时向微信客服举报。
本文来自作者[笑松]投稿,不代表绿小宝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n.gzost.cn/wiki/202505-172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绿小宝的签约作者“笑松”!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期间怎么防诈骗(疫情期间主要诈骗方法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绿小宝]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疫情期间电话诈骗是如何分步骤进行的? 1、第一个环节,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给被骗者制造一个让她心理上产生紧张感和急迫感的麻烦。此时,如果被骗...